标题:2023年锡林郭勒盟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报告 | |||
索引号:01165919-3/2024-00007 | 发文字号:——— | ||
发文机构:卫生健康委员会 | 信息分类: | ||
概述:2023年锡林郭勒盟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报告 | |||
成文日期:2024-03-20 00:00:00 | 公开日期:2024-03-20 13:39:12 | 废止日期:——— | 有 效 性:有效 |
一、背景
健康素养是健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其中能力包括知识关联性能力和利用卫生资源能力。健康素养对一般人群的健康行为有正向影响,提升公众健康素养,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重要措施。
目前,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作为深化医改和卫生健康工作成效的关键指标之一,已纳入《健康中国行动(2019-2020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十四五”规划和本地区卫生健康工作绩效考核。为进一步推进健康锡林郭勒建设,掌握全盟居民健康素养水平,2023年继续开展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工作。
二、监测内容与方法
2023年我盟健康素养监测工作继续在1个国家监测点、1个自治区监测点基础上进行扩点覆盖全盟13个旗县市(区),每个旗县市(区)完成480户问卷调查,共完成有效人户数问卷5931份。本次调查采用全国统一的《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以入户调查的方式了解监测对象健康素养水平,主要内容包括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技能3个方面。
盟卫生健康委负责全盟健康素养监测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工作。盟爱国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为旗县市(区)健康素养监测提供人员培训、数据收集上报、质量控制等技术支持工作,配合盟卫生健康委开展督导与检查。采用《复核调查表》以电话复核的方式进行复核调查,把控监测数据质量。
三、主要结果
本次共调查5931人,其中城镇人口3139人,占52.9%,农村人口2792人,占47.1%;男性3171人,占53.5%,女性2760人,占46.5%。
结果显示,2023年锡林郭勒盟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29.5%,比2022年(23.23%)相比提升6.27个百分点,健康素养水平稳定提升。
(一)人群健康素养
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31.7%,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27.0%;男性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28.6%,女性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30.5%;19~30岁组健康素养水平最高,为38.0%,15-18岁组和61-69岁组最低,分别为21.6%和21.8%;文化程度越高,健康素养水平越高;职业人群中,医务人员的健康素养水平最高,其次是教师、公务员,工人的健康素养水平最低;详见表1。
表1 2023年锡林郭勒盟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
|
组别 |
健康素养水平(%) |
城乡 |
|
城镇 |
31.7 |
农村 |
27.0 |
性别 |
|
男性 |
28.6 |
女性 |
30.5 |
年龄(岁) |
|
15-18 |
21.6 |
19-30 |
38 |
31-45 |
31.3 |
46-60 |
29.8 |
61-69 |
21.8 |
文化程度 |
|
不识字/识字很少 |
17 |
小学 |
25 |
初中 |
27.2 |
高中/职高/中专 |
31.4 |
大专 |
37.4 |
本科 |
39 |
硕士及以上 |
50 |
职业 |
|
公务员 |
38.2 |
教师 |
38.5 |
医务人员 |
50.3 |
其他事业单位人员 |
34.2 |
学生 |
26.8 |
农民 |
27.6 |
工人 |
23.7 |
企业人员 |
35.2 |
其他 |
28.2 |
基于“知识-行为-技能”理论模式,从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基本技能素养三个方面评价居民健康素养水平。2023年全盟城乡居民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42.4%、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33.1%、基本技能素养28.8%;详见图2。
表2 2023年锡林郭勒盟居民三个方面健康素养水平 |
|
三个方面 |
健康素养水平(%) |
基本知识和理念 |
42.4 |
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
33.1 |
基本技能 |
28.8 |
以公共卫生问题为导向,充分认识健康素养的构成,对核心信息进行汇总,从六类健康问题评价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调查显示,锡林郭勒盟居民六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由高到低分别是:科学健康观素养53.3%、安全与急救素养52.1%、健康信息获取素养42.7%、基本医疗素养36.5%、传染病防治素养35.0%,慢性病防治素养34.3%。锡林郭勒盟具备科学健康观素养的比例最高,慢性病防治素养最低。详见图3。
表3 2023年锡林郭勒盟居民六类问题健康素养水平 |
|
三个方面 |
健康素养水平(%) |
科学健康观 |
53.3 |
安全与急救 |
52.1 |
健康信息 |
42.7 |
基本医疗 |
36.5 |
传染病防治 |
35.0 |
慢性病防治 |
34.3 |
2023年居民对56个健康素养知识点的回答正确率情况详见表4。其中正确率低于60%的知识点已用“※”标记。
表4 56个知识点认知情况(正确率)表
顺序 |
题干 |
原题序号 |
正确率(%) |
判断题:A01-A10 |
|||
1 |
预防流感最好的办法是服用抗生素(消炎药) |
A01 |
71.6 |
2 |
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也不能代替药品治病 |
A02 |
84.7 |
3 |
输液(打吊针)疗效好、作用快,所以有病后要首先选择输液 |
A03 |
76.3 |
4 |
水果和蔬菜的营养成份相近,可以用吃水果代替吃蔬菜 |
A04 |
79.2 |
5 |
正常人的体温在一天内可以上下波动,但是波动范围一般不会超过1℃ |
A05 |
81.0 |
6 |
儿童青少年也可能发生抑郁症 |
A06 |
87.7 |
7 |
长期睡眠不足不仅会加快衰老,还会诱发多种健康问题 |
A07 |
88.9 |
8 |
居民可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免费获得健康知识 |
A08 |
90.9 |
9 |
“久病成良医”,慢性病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调整治疗方案 |
A09 |
70.7 |
10 |
健康体检发现的问题和疾病,如没有症状,可暂时不采取措施 |
A10 |
75.9 |
选择题:B01-B26 |
|||
11 |
正确理解健康的概念 |
B01 |
72.6 |
12 |
通常情况下,献血者要到什么地方进行无偿献血 |
B02 |
80.4 |
13 |
乙肝的传播途径 |
B03 |
72.2 |
14 |
正确认识自测血压的作用 |
B04 |
58.2 |
15 |
对吸烟危害的理解 |
B05 |
64.9 |
16 |
对癌症早期危险信号的认识 |
B06 |
65.7 |
17 |
发生煤气中毒后,救护者首先应该怎样处理煤气中毒的人 |
B07 |
75.6 |
18 |
对肺结核病人治疗的正确认识 |
B08 |
76.3 |
19 |
从事有毒有害作业时,工作人员的正确做法 |
B09 |
71.1 |
20 |
缺碘最主要的危害 |
B10 |
72.2 |
21 |
因剧烈活动丢失体内水分时,应补充的物质 |
B11 |
67.9 |
※22 |
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理解 |
B12 |
54.5 |
23 |
对儿童免疫接种的正确认识 |
B13 |
85.8 |
24 |
出现发热症状的正确做法 |
B14 |
74.7 |
25 |
遵医嘱服药后产生不良反应的正确做法 |
B15 |
79.2 |
26 |
某地发生烈性传染病正确的做法 |
B16 |
80.9 |
27 |
有毒物品警示图的认识 |
B17 |
75.1 |
※28 |
全国统一的免费卫生热线电话号码 |
B18 |
56.2 |
29 |
关于正确就医的理解 |
B19 |
70.4 |
※30 |
对药品标签上“OTC”标识的理解 |
B20 |
53.4 |
31 |
关于开窗通风的正确理解 |
B21 |
67.8 |
32 |
玻璃体温计测体温正确读数方法 |
B22 |
61.8 |
33 |
被狗咬伤,皮肤有破损,但不严重时的正确做法 |
B23 |
85.0 |
34 |
超过保质期的食品正确处理方法 |
B24 |
85.3 |
35 |
皮肤轻度烫伤出现水泡时的正确做法 |
B25 |
66.0 |
※36 |
发生火灾时正确的应对方法 |
B26 |
51.6 |
多选题:C01-C16 |
|||
37 |
促进心理健康的正确方法 |
C01 |
65.0 |
38 |
关于就医的正确说法 |
C02 |
68.2 |
※39 |
对肝脏的正确认识 |
C03 |
42.8 |
40 |
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家长的正确做法 |
C04 |
67.9 |
※41 |
对骨质疏松的正确认识 |
C05 |
13.9 |
※42 |
选购包装食品时的注意事项 |
C06 |
52.8 |
43 |
发现病死禽畜后的正确做法 |
C07 |
75.9 |
44 |
遇到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时应采取的正确措施 |
C08 |
72.1 |
※45 |
吃豆腐、豆浆等大豆制品的好处 |
C09 |
51.8 |
46 |
运动对健康的好处 |
C10 |
62.3 |
47 |
对糖尿病知识、信息的正确认识 |
C11 |
71.7 |
※48 |
咳嗽、打喷嚏时的正确处理方法 |
C12 |
46.6 |
49 |
对就医时选择医院的正确做法 |
C13 |
62.4 |
※50 |
母乳喂养对婴儿的好处 |
C14 |
46.3 |
51 |
保管农药时的注意事项 |
C15 |
61.0 |
52 |
在户外,出现雷电天气时的正确做法 |
C16 |
70.7 |
情景题:D01-D04 |
|||
※53 |
BMI的计算方法 |
D01 |
54.6 |
※54 |
参照中国成年人体质指数标准,判断体质类型 |
D02 |
51.3 |
※55 |
控制体重可以采取的正确方式 |
D03 |
58.2 |
56 |
超重者易患的疾病 |
D04 |
85.5 |
(二)人群吸烟率
本次调查5931人,选择“每天吸烟”1068人,选择“吸,但不是每天吸”314人,人群吸烟率为23.3%。不同年龄组吸烟率以46~60岁组最高,为26.6%,其次是31~45岁组,为23.9%,15~18岁组最低,为8.5%。详见表5。
表5 内蒙古自治区不同年龄组人群吸烟情况分布 |
|
组别 |
吸烟率(%) |
年龄(岁) |
|
15-18 |
8.5 |
19-30 |
20.1 |
31-45 |
23.9 |
46-60 |
26.6 |
61-69 |
16.8 |
四、结果分析
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全盟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29.5%,较2022年提高6.27个百分点,继续保持稳定上升态势。各级党委政府对于居民健康素养提升工作的高度重视是我盟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升的重要保障,同时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国家、自治区和我盟相继提出《健康中国2030》、《健康内蒙古2030》《健康锡林郭勒2030》战略规划纲要,为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做了制度性安排。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健康,把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健康促进工作力度。各部门积极协作、密切配合,大力推动了健康促进工作的开展。二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等一系列重大项目的持续开展,有力地促进了公众健康意识、知识和技能的提升。三是健康城市、健康促进旗县区、健康村镇、健康促进学校、健康促进医院、健康促进企业等系列健康场所创建活动,为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提升创造了支持性环境。四是我盟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与医疗卫生专业机构立足实际,不断创新,完善体系,提升服务能力,以需求为导向,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丰富的健康教育服务。五是人民群众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促使居民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六是各级宣传部门持续加大对健康科普宣传工作力度,主流媒体对健康知识宣传频次和覆盖面不断扩大,健康文化氛围越来越浓。
近年来我盟健康素养水平提升明显,但从调查结果来看,我盟城乡、地区、人群间发展不均衡,人民群众对各类健康问题的认识水平差距较大;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较高,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健康技能素养略低;科学健康观素养、安全与急救素养较高,慢性病防治、传染病防治素养低;个别健康素养知识点知晓率很低(如骨质疏松相关知识、对肝脏的正确认识等)。这些差异说明我盟健康素养干预的覆盖面还不够全面;干预的针对性、精准性不够;传统健康传播模式也有待改进。
五、工作打算
(一) 明确政府在提升健康素养水平工作中的主体责任,落实“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保护人民健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赋予政府的一项根本任务。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健康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很多,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提升公众健康素养水平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个人和全社会共同努力。政府应承担主体责任,起到主导作用,将“健康素养水平”指标纳入各级政府工作考核指标之一,在政府层面重视提升健康素养水平工作。各部门应该主动履职,响应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号召,在做任何决策前,首先考虑决策对人民群众的健康影响,努力实现健康与经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
(二)卫生健康部门先行,加强多部门合作,创造支持性环境。健康素养水平的提升工作卫生健康部门应先行,但更需要多部门的参与、合作,尤其是宣传、财政、教育、文体旅游、科技、科协、市场监管、媒体等部门。由政府牵头,建立有效的多部门合作机制,推进提升公众健康素养的支持性环境的创造,满足不同健康素养水平者的需要,降低公众获取健康相关信息的困难,让人们更容易获取、理解和使用健康信息和卫生服务。
(三)加强重点人群、重点领域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一是加大对青少年、老年人、农民和工人等重点人群以及慢性病防治知识、传染病防治知识和基本医疗知识等重点领域的健康教育工作,创新健康教育手段,开发有针对性的健康传播材料和工具,协调专业机构及相关媒体,打造权威健康教育平台,开发多元化传播方式和传播渠道,增强传播内容活力,多角度、全方位传递准确的、可理解的、可操作的健康相关知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信息需求,让“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深入人心。二是继续加强卫生健康与教育部门协作,提高健康教育课程开课率和教学质量,积极开展健康促进学校创建活动,力争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健康意识和卫生习惯,使其终身受益。三是将中老年人作为健康素养促进工作的重点人群,研究制订针对不同疾病、不同健康问题的中老年人健康教育核心信息,不断创新提高中老年人健康素养的工作模式和技术方法。
(四)不断提高健康素养监测工作水平。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级健康素养监测工作机制和工作体系,加强健康教育专业机构能力建设,熟练掌握健康素养监测技术,使监测工作常态化、制度化。通过连续监测,评价卫生政策和健康教育工作效果,发现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和变动规律,找出薄弱环节,确立优先干预领域,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及对策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循证支持。
(五)建立健康素养水平发布机制。各级需建立本级健康素养水平发布机制,及时向社会、公众公布本级的健康素养水平,营造健康素养的舆论氛围,促使公众关注健康素养。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引起公众对自身健康素养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