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进全盟中医药(蒙医药)振兴发展,落实中医药(蒙医药)传承发展重点任务,锡林郭勒盟蒙医医院坚持健康第一、人民至上原则,重点发挥中医药(蒙医药)特色优势,为推动健康锡林郭勒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现已发展成为集医疗、科研、教学、保健、康复、制剂为一体的三级甲等民族医院。
一、强组织力做“领头羊”
锡林郭勒盟蒙医医院党委带领全院干部职工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扎实推进党的建设,坚决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医院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该院党政班子接力传承、开拓创新,积极构建党建与业务同向发力、同频共振、良性互动的格局,促进医院各项工作提质增效,行稳致远。
在此过程中,锡林郭勒盟蒙医医院党委不断完善内部章程,修订工作制度,切实把党的领导融入医院管理的各个环节,为医院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党建引领下,医院建立“双培养”机制,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医疗、教学、科研、管理骨干。该院培养了一批精神面貌好、工作能力强且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并鼓励他们为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建功立业。
该院通过党建带群团,组织红色教育活动,重温峥嵘岁月;邀请锡林郭勒盟中心血站人员来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培育选树职业道德模范、好医生好护士、文明家庭;组织文艺汇演、合唱比赛、体育竞赛等;关心关爱职工,慰问离退休党员、干部、在职复转军人,给他们送去书籍与慰问金,并为他们免费体检;寒暑假组建托管班,帮助职工解决假期孩子无人照看的问题;组织宣讲团前往中小学校开展科普宣教和蒙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等。
二、发挥特色 拓展优势
锡林郭勒盟蒙医医院党委坚持“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理念,以党建催生新理念,以实际行动激发新动力,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打造群众满意的三级甲等民族医院。
作为传承发扬锡林郭勒盟中医药(蒙医药)文化的实践者,该院多领域齐头并进,已经发展成为一家以中医药(蒙医药)为主,结合现代医学理念和技术的民族医医院。2014年12月,锡林郭勒盟蒙医医院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定为三级甲等民族医医院;2018年,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家获国家卫生健康委通报表扬的文化建设特色医院;2019年,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批蒙医中医名院。在2021年全国三级公立民族医医院绩效考核中,该院位列第6名,监测指标等级为A级。
锡林郭勒盟蒙医医院以患者需求为中心,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为抓手,充分利用中医药(蒙医药)独特方法和现代技术,发挥中医药(蒙医药)特色优势,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在传承创新中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该院获得第四届乌兰夫蒙古语言文字奖,荣获“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单位标兵”“全盟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称号。
作为该院“蒙医药进京”的发起方和实施主体,北京蒙医康复医院在京津冀地区不断拓展服务范围,为患者制订安全可靠的诊疗方案,促进蒙医药在北京地区乃至全国的影响力显著提升,使蒙医药得到更深远、更广泛的传承发展。
锡林郭勒盟蒙医医院加强与内蒙古医科大学中(蒙)医临床医学院的合作,以及与蒙古国的学术交流。医院通过实施中(蒙)医药进京发展战略和开展“一带一路”学术交流活动,利用中(蒙)医药技术、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发挥民族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努力创建中医(蒙医)特色旗舰医院、中医(蒙医)区域诊疗中心,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三、发展蒙医 收获成果
锡林郭勒盟蒙医医院特色鲜明,技术力量雄厚。在内蒙古自治区盟市级蒙医医院中,其规模居于首位,现有1个国家级重点专科,1个国家级重点专科协作单位,5个自治区重点专科,2个自治区医疗卫生领先学科。
该院承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6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项目15项,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项目10项,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项目3项,锡林郭勒盟科技局项目18项,院级项目立项67项。此外,锡林郭勒盟蒙医医院还获第九批草原英才产业创新创业人才团队——“策格疗法临床研究团队”称号,以及第十一批草原英才产业创新创业人才团队——“传统蒙药九黑防疫散、嘎布日迪鲁汤对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易感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炎疗效研究特色蒙医药研发创新团队”称号;出版《用蒙医传统“牛角拔罐法”诊疗“托雷”病的疗效研究》《酸马奶现代化加工技术及其蒙医临床疗效的研究》《蒙医排毒疗法对肝脏酶的影响观察》《诊药二元要诀》等书籍,并获中国民族医药协会著作奖、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学术著作奖、内蒙古自治区蒙医药学会学术著作奖等荣誉。
四、服务至上 高效便捷
锡林郭勒盟蒙医医院实施院领导门诊大厅值班制度和行政人员住院大厅总值班制度。他们在一线听取医患意见,为其答疑解惑,帮助患者挂号就医。该院打破传统窗口式服务模式,在门诊大厅设立一站式患者综合服务中心。该中心集行政总值班、挂号收费、导医分诊、咨询接待、陪诊送检、现场预约、诉求接待、优抚减免、门诊慢病申请等20余项服务为一体,做到了“只进一扇门、能办所有事”。
锡林郭勒盟蒙医医院开通绿色通道,在全盟率先实施住院患者先诊疗后付费制度,且出院时患者只需结算自费部分费用,显著降低患者就医负担;实施住院患者医保异地结算制度,为辖区外患者创造异地转诊就医条件;开展移动床旁一站式结算服务,面对面服务更集中、高效、全面,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此外,该院还成立了远程会诊中心,与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等省、自治区、直辖市知名三甲医院建立协作关系,让锡林郭勒盟地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诊疗服务;率先推出共享轮椅、自助叫号、自助检验报告打印等服务,开通支付宝、微信等支付方式及官方App、微信公众号等预约挂号形式,实现了分时预约、分段看诊,有效缩短患者就诊时间;提供免费停车、免费充电等服务,并为空腹患者提供免费早餐,夏季为患者提供免费绿豆汤,为孕产妇提供免费小米粥等,使患者就医体验更佳……
五、科研驱动 品牌升级
学科建设是医院品牌、声誉、发展的基石,是医院管理、临床工作的抓手。锡林郭勒盟蒙医医院党委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面对日益严峻的竞争形势和飞速发展的科技挑战,真抓实干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学科实力,守牢守住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
2021年,锡林郭勒盟蒙医医院与内蒙古医科大学联合创建锡林郭勒盟蒙医临床医学院。蒙医临床医学院的建立填补了锡林郭勒盟医学本科教育的空白,是影响锡林郭勒盟卫生健康事业与蒙医教学事业发展的重要改革项目,是锡林郭勒盟蒙医药事业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合作双方以教促医、以医促教,立足各自特点,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医、教、研深度融合。
该院还是锡林郭勒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内蒙古民族大学教学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教学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内蒙古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中医(民族医)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和中医(民族医)类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
2022年4月,锡林郭勒盟蒙医医院被纳入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项目储备库,有效提升内蒙古自治区特色中医药(蒙医药)临床专科诊疗能力,有效补齐内蒙古自治区特色中医药(蒙医药)骨干人才和科研转化平台等短板,为其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及构建优质高效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夯实基础。
近几年,该院先后开展国家、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等科研项目121项,编译出版《蒙医秘诀方海》《锡林郭勒药用植物》《蒙医金方集》《藏医金方集》等蒙医药学论著8部。
医院的“酸马奶疗法”“蒙古族传统牛角拔罐”“蒙医瑟必素和阿日苏拉胡疗法”等6项传统疗法被列入盟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8项。自2014年至今,医院共发表论文千余篇。
六、实践积累 规范创新
蒙医药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蒙古族人民在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积累的实践经验和总结。蒙医药文化博大精深,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目前,锡林郭勒盟蒙医医院有195种蒙药制剂应用于临床。其中,阿木拉图-12丸、苏沙-18丸、苏布达乌日勒丸、巴特日-7丸、盲嘎日外用敷剂、朱伦-7散(外用)、嘎布日迪鲁口服液等特色蒙药制剂疗效突出,在临床诊疗中的作用难以替代。
为保证蒙药制剂的疗效,该院拓展思路,克服困难,规范化种植采购困难且蒙药制剂中常见的库页悬钩子、泡囊草、肋柱花、蒙古黄芪、段报春、砂蓝刺头、多叶棘豆、紫花高乌头等道地蒙药材。目前,锡林郭勒盟蒙医医院已建立 4 个种植基地,分别为野生蒙药材保护及种子基地,乌和尔沁敖包保护区、宝格达山特色蒙药材种植研发基地,仿野生种植区、浑善达克濒危蒙药材种植研发基地,仿野生种植区、武川县稀缺蒙药材种植研发基地。
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规模化研发生产特色蒙药制剂,锡林郭勒盟蒙医医院正在新建面积为 1700 多平方米的制剂楼及面积为 2200 多平方米的检验科研楼,促进医院蒙药研发生产更上一层楼。
多年来,该院注重收集整理药用植物标本,为蒙药制剂研发打下了基础。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开展的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中,锡林郭勒盟蒙医医院是内蒙古自治区蒙中药资源普查依托单位之一,先后承担西乌珠穆沁旗、苏尼特左旗、二连浩特市、锡林浩特市蒙中药资源普查任务,并取得丰硕成果。截至目前,医院拥有标准化制剂中心生产的蒙药品种 99 个;拥有蒙医药标本馆室,收集整理药用植物腊叶标本 600 多种,动物标本 30 多种,矿物标本约 90 种。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未来,锡林郭勒盟蒙医医院将擦亮公益性底色,发挥民族医药简、便、验、廉优势,锐意进取、守正创新,在创建中医(蒙医)特色旗舰医院、中医(蒙医)区域诊疗中心的新征程上,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凝聚全院各民族智慧与力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推动医院全面发展,为推动健康锡林郭勒建设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