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盟蒙医医院创建于1961年10月,四十多年来该医院不断发展完善,从1961年建院初期的十几间土房,30张简易病床,十几万元固定资产,发展到目前的内设科室齐全、管理水平较好、技术力量较强,功能较齐全的综合型蒙医医院。先后4人被选为自治区卫生系统跨世纪学科带头人,9人被评为盟级业务骨干,1人被评为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1人被评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被评为全区深入生产第一线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近年相继被评为国家“三级乙等”蒙医医院、科技事业单位国家二级档案室、全区百佳医院,并荣获全区文明行业试范点单位、盟级文明单位、区级、盟级先进科研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授予2009年度全国434个单位“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是以医疗、科研、教学相结合的蒙医特色的综合医疗机构。全院在职职工161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17名;副高级职称人员33人,中级49人,初级25人。蒙古族121人,占全院职工总数的75%;医生49名,蒙医医生43名,占医生总数的88%;护理人员36名;药剂人员17名;蒙药药剂人员12名,占药剂人员的70.5%;从事蒙医、药、护人员占全所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83%。
全院占地面积2.5万平米,建筑面积1.7万平米,编制开放病床120张,年业务收入1000余万元。设科研科、药物研究室、基础理论研究室以及内外、妇儿和蒙医传统特色的马奶、药浴、肝胆、五官、皮肤、蒙医正骨等20多个临床及医技职能科室。其中蒙医特色的骨伤科采取蒙医传统正骨手法,结合蒙西医开展以四肢为主的骨伤科手术;内儿科蒙西医结合疗效独到;外科、妇科可开展常规手术及具有一定难度的手术;还设有环境舒适保健病房。GE—1600C型CT机、脑彩超等设备的投入使用,更好的满足了临床需求,设备落后局面得到改善。
该医院坚持以蒙医药为主的发展方向,突出蒙医蒙药特色,发挥蒙医蒙药优势,走蒙西医结合之路,临床诊断率、治疗率不断提高,医院各项工作有了又好又快的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高,社会影响日渐扩大,提前完成了“十一五”计划年度的奋斗目标,跨入全区同行业前列。
在临床工作中重视发挥传统疗法和专科专病的建设,在蒙医正骨、治疗乙型肝炎、皮肤病、肾病及应用蒙医药治疗内分泌疾病方面形成显明的特色,诊疗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现有蒙医骨伤科、肝胆科、皮肤科等8个专科专病科室,其中蒙药药浴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确切,有效率达 94.6%,治愈率达 46 %。与其他疗法相比,药浴疗法疗程短,疗效显著,维持时间长,无任何毒副作用等特点。
该医院加工的蒙成药以天然动植物为原料,运用科学方法配制而成,蒙成药已经在治疗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肺、肾、风湿、皮肤、骨伤科、妇科、儿科疾病等方面深受广大患者的青睐和认可,已成为广大患者防病治病的首选传统用药。总投资为2500万元的《锡盟蒙医医院门诊楼改扩建项目》,于2009年6月开工建设,已基本完工。总投资770万元,建筑面积 2449平米的锡盟蒙药制剂中心,于2009年10月竣工使用。蒙药制剂中心建成后,蒙药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现有蒙成药达260多种,完成了蒙成药传统的丸、散、膏、丹等剂型向口服液、颗粒剂、水丸、胶囊转型。同时取得4项蒙药制备工艺专利和经过筛选的30多个传统方剂,将得到剂型转化。
蒙医药科学研究上曾先后完成了22项不同级别的科研课题,其中一项获国家科技成果奖,五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七项获盟市级科技进步奖。编译出版了20多部1200多万字的蒙医药学专著,其中有四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四部获盟市级科技进步奖。发表于国家级杂志论文200多篇。
(锡盟卫生局供稿;供稿人:胡格吉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