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 > 政府公报 > 政府公报详细页

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办公室关于印发锡林郭勒盟牧区户厕改造实施办法的通知

2019-04-25
字号: 打印

 

各旗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盟直有关部门: 

经行署同意,现将盟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制定的《锡林郭勒盟牧区户厕改造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办公室                        

2019年4月25日

 

 

 

 

锡林郭勒盟牧区户厕改造实施办法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改善农村牧区人居环境的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安排部署,切实改善牧民居住条件和生活品质,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根据《锡林郭勒盟农村牧区户厕改造三年实施方案》,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牧民自愿、因地制宜、示范引领、循序渐进的原则,广泛发动,有序推进,提高农村牧区人居环境建设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基本原则

(一)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积极推进“厕所革命”,按照群众接受、经济适用、维护方便、不污染公众水体的要求,因地制宜,合理确定牧户使用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模式。

(二)试点先行、分类实施。充分总结正蓝旗牧区户厕改造试点经验,合理确定改造任务和建设时序,防止一哄而上、生搬硬套,杜绝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三)政府引导、牧民主体。坚持政府引导,尊重牧民意愿,建立政府、牧民共谋、共建、共管、共享机制。强化牧民环境卫生意识,提升牧民参与户厕改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建管并重、长效管理。建立健全户厕改造、运行维护长效机制,明确维修、抽取、转运、处理措施,配备精干高效、责任心强的管护队伍,保障日常管护工作经费,确保管护机制有效落实。

三、牧区住户现状

2019年,自治区确定在全区33个纯牧业旗市进行牧区户厕改造,我盟涉及锡林浩特市、东乌旗、西乌旗、阿巴嘎旗、东苏旗、西苏旗、正蓝旗、正镶白旗、镶黄旗等9个旗市。全盟9个纯牧业旗市牧区总户数7.98万户,其中:常住户数4.41万户(纯牧户),通长电牧户2.5万户,有自备井的牧户9213户,自备井距离住房约50米-10公里不等,80%的牧户拉水并用水窖储存水。有预留卫生间的户数4256户,90%的牧户住房有采光太阳罩。2019年,有意愿进行户厕改造的牧户为1.87万户,其中,改水冲式厕所的0.43万户,改其他户厕的1.44万户。

四、工作目标

根据国家、自治区和锡盟《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三年实施方案2018-2020年》“到2020年农村牧区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以上”的要求。计划2019年在锡林浩特市、阿巴嘎旗、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正镶白旗、镶黄旗、正蓝旗9个旗县进行约 1万户左右的分散牧户户厕改造工作(其中:锡市、阿旗、东乌旗、西乌旗完成任务的60%;其它5个地区完成40%。锡市980户、阿旗1420户、东乌旗1670户、西乌旗1930户;东苏480户、西苏780户、黄旗810户、白旗780户、蓝旗1150户),2020年在进一步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持续推进牧区户厕改造工作,牧区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左右,逐步改变牧区传统蹲坑旱厕、露天厕所,推动牧户居住品质和牧区人居环境的改善。

五、建设基本要求

(一)严格户厕改造标准。严格按照《农村户厕卫生规范》GB19379-2012、《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B7959标准进行牧区户厕改造工作。(有墙、有顶,储粪池不渗、不漏、密闭有盖,厕所清洁、无蝇蛆、基本无臭,粪便必须按规定清出进行无害化处理)

(二)确定改造模式。结合绿色发展理念和蓝旗改厕试点经验,根据嘎查的地理条件和群众意愿,合理选择水冲式、原位降解、庭院防渗旱厕等改厕模式。①在距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能够覆盖的区域,优先推广使用三格化粪池水冲式工艺。②污水处理厂覆盖不到的牧户,优先推广使用微生物可降解户厕。③对不愿意在屋内或采光罩内设置卫生间的牧户,可选择建设微生物降解庭院卫生户厕。

(三)制定改造程序。牧区户厕改造原则上以牧民自建为主,采取牧民自愿申请、嘎查村委员会确认、苏木政府统计,旗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负责提供三格式化粪池水冲式厕所设备厂家和微生物免冲洗设备入围企业名单,由牧户自行选择建设模式,确实没有自建能力又有改厕意愿的,旗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可以统一建设。

(四)明确资金发放方式。牧户自建完成户厕改造后申请旗县市(区)具体负责户厕改造工作部门验收后,通过财政“一卡通”将补助资金直接发放给户厕改造对象。由政府统一建设的,牧户签订协议后将自筹资金统一交到财政专项账户并全程参与改造过程,在验收单经牧户签字同意后,财政部门按照合同约定将补助资金支付给施工企业。牧户也可以通过自行建设如:挖坑、打基础等土建工程,通过以工代赈、投工投劳的方式来顶替部分自筹款项。

六、户厕建设方式

牧区卫生户厕建设由厕室、便器和储粪池三部分组成。

(一)水冲式户厕建设方式。由厕室、便器和三格化粪池组成。①住房预留卫生间的,直接进行三格化粪池处理系统安装;②住房没有预留卫生间的,需建设厕室与主房进行联通。

(二)免冲式生物降解户厕建设方式。该设备为一体化设备,主要由微生物菌群和主体设备组成。①住户有预留空间(如太阳罩内)和其他附属房屋的,可直接进行安装或建设玻璃房屋一体安装。②没有可安装空间的或不愿意在住房内设置户厕的,经住户同意后可建设附属房屋安装。

(三)庭院可降解户厕建设方式。庭院户厕建设主要由地上厕室和地下处理系统组成。地下处理系统由3米长、直径80厘米的两层PVC含钢线的波纹管,容量约1.5吨,底座为微生物降解设备组成。

    七、资金补助标准

牧区户厕改造原则上采取政府补助和牧户自筹的方式,政府平均每户补助3000元,盟级建立户厕以奖代补机制,根据各地的任务量和完成情况进行奖补;补助资金各地统筹使用,各地根据牧户居住的远近来进行运输费用补贴,使各居住地的牧户选择同样厕改模式时,得到的实际资金补贴相同。

八、建议推广使用工艺和建设方式

根据我盟牧区地域广、牧户居住分散、无法大面积实施三格式水冲式户厕的实际,结合正蓝旗试点经验做法,建议推广使用正蓝旗实验的微生物降解户厕技术作为我盟牧区分散住户户厕改造的主要方式。

(一)主要工艺:通过选育优化以粪尿为营养源的专用复合微生物,利用微生物为能量中枢,将粪尿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直接排出,实现自身的快速繁殖和粪尿减量。 

(二)工艺优势:免冲洗原位降解技术,不需水冲、可实现粪尿就地无害化、减量化(减量化达到95%)。

(三)使用条件:冬季菌群温度要控制在10摄氏度以上,禁止任何生活垃圾(如塑料袋,包装盒,餐具,衣服等)、雨水、酒精或生活污水进入降解池内。

(四)技改后设备:正蓝旗冬季通过在设备底部安装两块竹纤维加热板辅助加热系统将温度调试在10摄氏度,并采取智能化调控,引风管道电阻丝加热,解决引风管结霜问题的改造,设备运行基本稳定。

九、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牧区改厕工作关系到改善牧区环境和卫生条件,是对传统观念、生活方式、环境建设的深刻革命。各级党委、政府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切实担负起推进牧区改厕的主体责任,各地党委书记要亲自抓,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领导和工作机制,统筹推动全盟牧区改厕工作顺利实施。 

(二)专项动员部署。各地要在2019年1月30日上报调查摸底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精准核实具有草场证的纯牧户数据,详实统计有意愿改造户数、改造计划、改造模式,并进行登记造册,做好年度改厕台账,夯实牧区户厕改造基数。2019年4月下旬或5月上旬,在正蓝旗召开全盟户厕改造工作现场观摩会,总结正蓝旗牧区户厕改造建设经验,部署全盟户厕改造工作。各地可结合实际,适时组织苏木政府和嘎查“两委”负责人以及牧民代表,赴正蓝旗户厕改造试点进行参观、学习和交流。  

(三)抓好典型示范。为发挥示范典型作用和辐射能力,5月,从锡市、阿旗、东乌旗、西乌旗的嘎查“两委”成员和党员中心户率先建设2—3个样板厕所作为示范,对道路沿线的分散牧户全面开展户厕建设,形成以户带户、以嘎查带嘎查的工作格局,重点推动全盟户厕改造工作。在此基础上,其他地区根据自治区下达的任务数量,按照牧户需求和难易程度,积极稳妥的全面推动本地区的牧区户厕改造工作,并在2019年底前全面完成自治区下达的牧区户厕改造任务。

(四)强化质量监管。各旗市按照“统一施工队伍、统一施工标准、统一检查验收”的原则,选择改厕所需厕具设备、附属房屋建设、微生物降解技术的厂家和企业,组织技术力量加强施工现场质量安全巡查与指导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五)建立管护长效机制。坚持建管并重原则,建立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后续管护机制。①城镇污水设施能够覆盖区域优先推广水冲式户厕,抽污由城镇环卫部门抽取,配足吸污车辆,将此项工作作为各地政府城乡一体化和公共服务事项的主要内容之一;②微生物降解户厕由厂家在我盟南部、西部、东部分三个区域设立技术服务站,开展技术和维护服务。

(六)营造良好氛围。各地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和网络新媒体,广泛宣传改厕的重要意义,使改厕工作做到家喻户晓,推动改厕工作顺利开展。苏木、嘎查要通过示范观摩、发放宣传材料、嘎查微信群推送、入户解答等多种方式,提高牧民群众的自我宣传能力,增强主动参与改厕工作的自觉性,营造牧区户厕改造工作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