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司法局副局长 邱珺
盟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刘杰
盟政务服务局“放管服”改革推进科科长 李海涛
各位媒体朋友们:
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我盟法治政府建设进展情况。
2018年,我盟深入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自治区《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实施方案》和我盟《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实施方案》,全面加强组织领导,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方面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一、深化“放管服”改革,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2018年,我盟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按照自治区要求,推行行政权力事项标准化建设,重新梳理编制盟、旗县市(区)权责清单,在各级政府门户网站集中公布了政府行政权力和责任事项、公共服务事项、随机抽查事项、证明事项、中介服务事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目录等“八张清单”,并实行动态管理。积极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建设“云端锡林郭勒”政务服务平台,通过平台可办理700项服务事项。全面推行政务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2018年梳理第一批“马上办”事项154项、“网上办”事项113项、“就近办”事项110项、“一次办”事项282项,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二、完善制度建设,推动行政文件规范化管理
配合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及有关工作委员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等11部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和执法调研,配合自治区就《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条例》等7部地方性法规开展立法调研和征求意见工作。
制定印发《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行政文件合法性审查工作规程》,进一步促进规范性文件审查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全年共审查以行署名义制发的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类文件196件。积极发挥法律顾问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提供法律论证、对重要协议等法律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方面的作用,为各级政府依法决策提供法律保障。
积极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按照自治区《关于做好规范性文件全面清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对2015年清理后列入继续有效和修订后重新公布的规范性文件以及2016年度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集中清理,全盟共清理642件,其中废止135件,拟修改90件。对涉及著名商标
制度、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开展专项清理工作,共清理11件,其中废止3件,拟废止4件,拟修改4件。
三、健全决策机制,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决策的法定程序,提高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水平。制定印发《锡林郭勒盟“三重一大”事项议事决策规则》,在决策前主动公开决策草案、制定依据和起草说明,在充分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经合法性审查后,提交讨论,保障重大行政决策合法。
四、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提升行政执法水平
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制定印发《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和《锡林郭勒盟行政执法公示办法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规定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办法的通知》,为严格规范文明执法提供了制度保障。加强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全面清理行政执法人员队伍,组织2566人次参加行政执法人员考试,为符合资格的行政执法人员发放了执法证件。
五、形成监督合力,有效制约和监督行政权力
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和司法监督,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各级政府主动公开投诉举报电话,进一步畅通群众监督渠道。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制定印发《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推进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领域、公共资源配置领域、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领域政府信息公开意见的通知》,加强了对各地区、各部门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领域、公共资源配置领域、社会公益事业建设这三大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各项工作要求落到实处。
六、积极回应群众诉求,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及时受理、依法办理行政复议案件,着力化解行政争议。创新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方式,对于案情复杂、影响重大、涉及群体利益的案件,采用听证方式进行审理。全年共办理行政复议案件127件。
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全面建成盟、旗县市(区)、苏木乡镇、嘎查村社区四级人民调解网络,重点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普遍建立。全年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4937件,调解成功率98.6%,涉及当事人16907人次,涉及协议金额1亿元。
深化信访制度改革,依托网上信访服务平台及时有效解决群众网上投诉信访事项,开展党政领导干部接访工作,全盟各级领导干部累计接访群众959批次、5788人次,解决问题275余件,化解了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2019年,我盟将紧紧围绕国家、自治区法治政府建设的总体部署,以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为目标,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力度,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二是主动参与立法,配合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做好立法调研工作,广泛征求各方面建议,积极回应立法需求,提高政府立法公众参与度。
三是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重大行政决策的作出和调整程序严格依法进行。
四是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实现执法全过程留痕,确保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五是强化行政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审计监督和舆论监督。
六是加快建设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促进矛盾纠纷依法有效化解。规范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加强行政复议案件指导办理,确保行政复议制度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谢谢大家。
记者问答
1、市场监督管理局组建后,请您谈一下在市场监管领域,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将有何实际举措?
刘杰(盟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盟市场监督管理局二月份组建以来,突出围绕“守住安全底线,聚焦民生关切,服务发展大局”三大目标,坚持“服务发展、守牢底线、维护公平、队伍建设”四个不放松,严守食品药品安全和产品质量红线,聚焦“衣、食、住、行”四大领域中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问题,着力优化市场准入、竞争、消费环境,努力在推动锡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服务高品质生活上展现新作为,再上新台阶。
我局将始终坚持依法行政,加强市场监管法治政府部门建设,努力为确保市场监管各项任务的落实和全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巩固和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清理市场监管领域行政审批事项。深化电子营业执照、“证照分离”的改革,深化产品、企业的准入和退出机制改革。加强公平竞争政策审查,清理排除、限制竞争的政策措施,优化统一市场竞争环境。
二是完善依法行政各项制度,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要完善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落实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等制度,保证规范性文件合法合规、科学合理。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增强公众参与实效,加强合法性审查,坚持集体讨论决定。
三是提升监管执法水平,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要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加快形成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市场监管行政执法体系。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常态化责任追究机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升执法人员法治素养。
四是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要健全依法化解纠纷机制,依法加强对影响或危害食品药品、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重点问题的治理。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健全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机制,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
2、随着“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特别是盟政务服务局组建后,请您谈一下立足职能职责,围绕依法行政,在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建设上具体措施有哪些?
李海涛(盟政务服务局“放管服”改革推进科科长):感谢记者朋友对我盟“放管服”改革的持续关注。
近年来,随着 “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进,我盟行政审批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锡盟政务服务局成立以来,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在围绕全区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面,依托“云端锡林郭勒”积极推进盟旗两级政务服务平台规范化、标准化、集约化建设,努力推动盟、旗县市(区)、苏木乡镇(街道)一体化政务服务网络互联互通,力争在年底前延伸到嘎查村(社区),做到政务服务“四级联动”,全盟实现政务服务“一张网”。
二是围绕借鉴“只进一扇门”“不见面审批”等改革措施,我局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积极推进政务服务事项规范化、服务流程标准化建设,指导旗县市(区)和盟直各部门及时对接国家政务服务事项库,全盟认领行政权力类事项7339项,实施清单发布4369项,政务事项动态调整和“互联网+监管”工作适时跟进,政务服务事项目录认领和实施清单发布进入全区第一梯队,部分旗县市(区)已经进入到流程再造阶段,为推进“一门、一窗、一网”改革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围绕“三集中三到位”改革,持续推进部门、事项、人员、授权、收费全部纳入到政务服务大厅统一办理。目前我局通过自治区政务服务局和大数据局就“云端锡林郭勒”与自治区一体化在线平台进行深度融合,通过“互联网+政务”推动网上大厅和实体大厅同步发展,努力推动盟、旗县市(区)、苏木乡镇(街道)、嘎查村(社区)数据互联互通,加强苏木乡镇(街道)综合便民服务机构与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事项向基层下沉,实行“一门式综合办理”“一站式综合服务”;围绕基层群众关心关注的高频事项,建立和完善适应基层实际的办事指南和工作规程,强化嘎查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建设,探索开展代缴代办代理等便民服务,努力实现“小事不出嘎查村、大事不出苏木镇”工作目标,营商环境持续改善,让广大企业和群众充分享受改革成果,真正有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