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 > 政府公报 > 政府公报详细页

锡盟团委召开东乌珠穆沁旗全国县域共青团 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工作新闻发布会

2022-05-16
字号: 打印

  

    为深入推进东乌珠穆沁旗全国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工作,全面总结改革实际成效,挖掘改革工作亮点,全面推广典型经验做法,锡盟团委于 5月13日召开东乌珠穆沁旗全国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工作新闻发布会。盟委宣传部副部长包福生、盟团委副书记洪格尔出席新闻发布会,到会媒体有内蒙古日报驻锡林郭勒记者站、内蒙古广播电视台驻锡林郭勒记者站、锡林郭勒广播电视台、锡林郭勒日报社。

  发布会通报了东乌珠穆沁旗全国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工作情况,盟团委副书记就相关问题现场回答了记者提问。

  会议公布,自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锡盟团委主动作为,多措并举,通过争取党政支持、建立工作机制、强化督促指导等方式,盟旗两级协同推进落实完成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工作,在团员、团组织、团干部、党建带团建等重点领域改革措施中取得有效成果。

  一、坚持高位推动,加强改革试点工作组织领导

  锡盟团委第一时间向盟委汇报试点工作相关情况,盟委高度重视,对高质量推进改革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盟团委书记班子专题研究改革试点工作目标任务,成立以盟团委书记任组长的盟级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综合协调机制,统筹指导改革试点工作,深入改革试点现场调研4次,共同研究改革举措4次,与旗委主要领导就改革中的难点堵点面对面交换意见,全面高效推动改革工作。东乌珠穆沁旗委、政府高位指导,成立了以旗委书记为组长,11家旗直部门、9个苏木镇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常委会会议、深改会议、改革领导小组会议研究改革工作3次,专题听取改革工作汇报5次,重点解决人员、经费、阵地等难题,为改革顺利推进提供强有力组织保障。

  二、坚持一体落实,协同配合推进改革重点任务

  盟旗两级建立一体落实、协同推进改革的工作机制,协助东乌旗团委研究制定《东乌珠穆沁旗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任务分解清单》,明确改革4大项任务、分类细化73项具体举措。开展跟踪指导,针对改什么、怎么改、如何落实、如何体现成果等问题,紧盯改革目标,理清工作链条,把握工作节奏,坚持“用好一本台账动态监测数据、每周调度落实举措、每月复盘改革成效、认真开展中期评估”多管齐下,确保数据明、举措实、成效清。一是团的工作力量得到增强。东乌珠穆沁旗各级团组织现有各类工作力量1160人,比试点前增加50%,探索创新建立“3+x”激励约束团干部管理制度,突破实现苏木镇党委委员兼任苏木镇团委书记,团委副书记实现专岗专设。二是团员先进性得到提升。团员先进性建设的抓手更加具体实在,制定了入团具体标准和入团评价实施办法,健全队员争章、团员评星定级、团员档案全过程管理、推优入党等具体制度规定,探索建立党团队一体全链条增强团员先进性的工作机制。三是团的组织方式得到创新。切实推动团的代表大会、委员会建设,注重吸纳团员人数多、社会影响力大的基层团组织负责人进入旗级团的委员会。夯实传统领域团建工作,探索新兴领域团建工作新路径,实现苏木镇、学校、嘎查(社区)100%覆盖团组织,新建党政机关、非公企业、社会组织等团组织21个。打破传统的简单对应行政区划建立组织、开展工作的刻板印象,结合全区“揭榜领题”工作要求,根据青年聚集情况,调整组织隶属关系、派出团工委、成立青年社团、协调青年爱里与党群服务中心有效融入等方式,扩大和优化旗县团委管理幅度,更加扁平地联系覆盖更多青年。四是党建带团建制度得到优化。打破“团建单打独斗”局面,紧紧依靠党的统一领导,将团建工作纳入党建工作全盘布局。团建工作占党建实绩考核分值从之前的5分提高至10分,增长一倍。积极协调推进党建带团建、队建工作纳入旗委巡察,团建工作经费纳入党建工作经费计划等工作任务,均得到旗委大力支持。五是团教协作更加紧密。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精神,召开东乌旗第五次少代会,实行双主任制度,聘请了双总辅导员,各中学按照中层干部标准配备团委书记,各中小学按照德育主任层级配备大队辅导员。党建带团建、队建纳入《东乌珠穆沁旗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方案》,每年同教育部门开展专门督导考核。旗教育团工委组织设置规范、机制顺畅。

  三、坚持科学施策,推动建立改革工作长效机制。

  请示协调盟委组织部、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出台相应支持措施及政策文件,完善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为改革工作在全盟顺利铺开打牢政策基础,提供有力的制度依据。一是扩大团组织覆盖面,实现“两新领域”团建工作提质增效,联合盟委组织部、盟市场监督局下发《锡林郭勒盟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领域团建百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两新领域”团组织较上年度增长104%。二是完善党建带团建制度,落实团干部协管工作任务要求,联合盟委组织部下发《锡林郭勒盟党建带团建工作制度》《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团干部协管工作的通知》系列文件。三是压实旗县级团委工作目标责任制,出台《旗县市(区)团委领导班子和团委书记履职评价考核办法(试行)》,创新“四步工作法”,建立以“双优双差”为核心,“三维四评”为主要工作路径的县级团委履职评价考核机制。

  发布会上,盟团委副书记还就下一步如何巩固改革试点工作成果,实现提质增效进行回答。一是建强各级基层组织团的工作力量,发挥激励约束机制实效,提高团干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进一步压实基层团干部工作目标责任;二是完善组织体系,传统领域消除空白,新兴领域持续扩面,持续激发基层团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三是加强团员队伍建设,提高发展团员质量,抓好推优入党,增强团员先进性和光荣感,切实发挥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四是领导机制方面“应纳尽纳、应进尽进”,推动已建制度机制精准落地,增强基层党建带团建实效;五是继续做好宣传,充分总结典型案例,挖掘特色亮点,讲好改革故事,在全盟乃至全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东乌经验”。

  答记者问

  1.记者问:请介绍一下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的背景

  答:2018年7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特别强调,要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推动改革举措落到基层,使基层真正强起来。2019年1月,团的十八届二中全会对加强团的基层建设进行了整体部署,提出了“力争到2022年建团100周年时,团的基层薄弱状况得到基本扭转,团的组织力得到明显提升”的目标。2019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同志专题主持召开中央书记处会议,研究审议《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综合试点方案》。2019年10月,团中央选取了10个省份的20个县(市、区)启动首轮改革试点,取得了一批重要工作成果。

  2021年1月,党中央书记处会议听取群团工作汇报时,明确要求认真谋划和推进“十四五”时期群团改革,在建机制、强功能、增实效上持续用力,不断推动改革向基层延伸。2021年5月28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十四五”时期深化群团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书记处决策部署,积极稳妥推广第一轮全国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综合试点成果,共青团中央印发《关于扩大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要求扩大改革试点工作由团中央统筹、地方党委改革办指导支持、省级团委负总责、试点县(市、区、旗)党委具体领导实施、市县两级团委一体抓落实。试点为期半年至一年,至2022年5月基本完成。2021年6月18日,团中央召开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扩大试点工作动员部署会,对改革试点任务和目标作了进一步明确。

  2021年7月2日,自治区团委向各盟市团委下发《关于确定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的通知》,确定我盟东乌珠穆沁旗等全区12个地区为本轮扩大试点,并要求各盟市团委严格按照改革工作要求,迅速向盟市党委请示报告基层改革有关事宜,积极对接旗县党委推动基层改革,协助旗县团委共同研究制定具体改革举措,全力抓好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工作。

  2.记者问:请介绍一下此次改革的总体思路

  答:此次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 深入实施《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 (2016—2025年)》,牢牢把握共青团改革正确方向,把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贯穿改革全过程, 以健全联系青年、服务大局的组织体系为着力点,以破除 “机关化”作风和“行政化”依赖为主要任务,以共青团在县域强化政治功能、形成社会功能为基本目标,通过改革创新团干部选用、团组织设置和运行、团员教育管理、领导保障等方面的体制机制, 推动改革不断向基层延伸,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更好肩负起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职责使命,当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3.记者问:此次在改革团的工作力量方面有哪些具体的突破性创新性举措

  答:首先,推动了团干部选用机制“体制化选”向“社会化选”转变。一是选优配齐机关力量。东乌旗团委本级专职团干部由之前的2名增加至5名,选配6名挂兼职副书记,分别来自中学、嘎查、苏木镇、非公企业、党政机关,聘用返乡大学毕业生2名,配备社区民生志愿者1名,新增群团事业保障中心中3名工作人员由东乌旗团委调配。二是党建引领强化基层力量。以党建带团建制度为保障,下发《关于推进苏木镇团委书记由党委班子成员兼任的通知》,制度化推动苏木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兼任团委书记,明确苏木镇团委书记为团建第一责任人的要求,团委副书记专岗专设专用,极大加强了基层团组织的存在感和话语权。在基层“两委”换届过程中统筹推进嘎查村(社区)团组织换届工作,78个嘎查村(社区)推选出青年认可、群众满意、平均年龄在27岁左右的团支部书记,100%进入“两委”班子并兼任青年委员。三是选派团建指导员提升团建工作水平。联合东乌旗委组织部下发《关于党建指导员兼任团建指导员的通知》,选派嘎查第一书记和党建指导员担任78个嘎查村(社区)团组织团建指导员,提升团建工作水平。

  其次,构建了团干部任期目标全流程管理机制。一是强化团干部履职能力。推动党团联合培养基层青年政治骨干工作机制,将基层团组织书记培训纳入全旗干部培训计划,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政治理论和业务培训,提高基层团干部履职能力和责任意识。二是推动实行团干部目标责任制。东乌旗团委联合旗委组织部、人社部门下发《东乌旗团干部全流程管理规定》,以“3+X”(“3”是指以基础工作、重点工作、特色工作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清单,“X”是指若干品牌服务项目)目标责任清单为核心考评内容,根据每年共青团工作形势、任务、要求适当调整,分级分类分指标对苏木乡镇团委、行业团工委、中职中学团委团干部进行考核,确保目标分配到人,责任关系到人。三是完善团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对直属团(工)委进行“团组织实绩考核+团干部履职评价”双评,将团组织“月度报账,季度晒帐,年底考核”与团干部“3+X”履职评价紧密挂钩,通过“党政评、团内考、青年评、社会议”四位一体考评方式,强化考核管理,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四是刚性运用团干部考核结果。实行“书记不合格、团组织不评优,团组织不合格,书记不评优”,“团干部不合格不评优,连续不合格动态调整”结果运用机制,考核结果抄送同级党组织和上一级团组织,作为干部选拔评优的依据。

  最后,建立完善团干部分类激励体系。一是完善薪酬机制。团组织书记兼任嘎查村(社区)两委的青年委员,享受“两委”委员薪酬待遇。二是建立身份激励机制。东乌旗团委与组织部门制定印发《进一步加强团干部协管工作的通知》,推动制度落实,为优秀团干部转岗、提拔提供重要制度保障。综合运用“3+X”团干部评价结果,对于专兼挂职团干部,考核结果优秀的在评先评优等方面予以倾斜,并向向组织部门和派出单位提出培养使用建议。三是明确优秀团干部可优先推优入党,推优上岗,激励各级团干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改革以来,各级团干部被推优入党40人、当选旗级党代表和人大代表5人、当选苏木镇级党代表和人大代表16人。

  4.记者问:下一步,对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工作有什么考虑。

  答: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巩固改革试点工作成果,实现改革工作提质增效。一是建强各级基层组织团的工作力量,发挥激励约束机制实效,提高团干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进一步压实基层团干部工作目标责任;二是完善组织体系,传统领域消除空白,新兴领域持续扩面,持续激发基层团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三是加强团员队伍建设,提高发展团员质量,抓好推优入党,增强团员先进性和光荣感,切实发挥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四是领导机制方面“应纳尽纳、应进尽进”,推动已建制度机制精准落地,增强基层党建带团建实效;五是继续做好宣传,充分总结典型案例,挖掘特色亮点,讲好改革故事,在全盟乃至全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东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