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 > 政府公报 > 政府公报详细页

锡林郭勒盟2023年全盟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

2024-01-20
字号: 打印

  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邀请到盟统计局副局长郭峰、国家统计局锡林郭勒调查队副队长陈昕,介绍2023年全盟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等相关内容。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有内蒙古日报驻锡记者站、内蒙古广播电视台驻锡记者站、锡林郭勒日报社、锡林郭勒广播电视台。

  首先,请郭峰先生介绍相关情况。

  2023年,全盟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在盟委、行署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凝心聚力办好两件大事,全力以赴拼经济、铆足干劲促发展,生产供给稳定增长,市场需求逐步恢复,转型升级稳步推进,质量效益不断提升,民生福祉有效改善,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根据盟市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全盟生产总值1184.7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74.30亿元,比上年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592.26亿元,增长4.8%;第三产业增加值418.22亿元,增长6.9%。

  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三次产业持续向好

  农林牧渔业产值突破三百亿。全年全盟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5.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6%。分行业看,农业产值52.24亿元,增长4.9%;林业产值2.60亿元,增长3.0%;牧业产值242.75亿元,增长7.0%;渔业产值0.33亿元,增长1.7%;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7.48亿元,增长8.0%。全盟粮食总产量为48.41万吨,比上年增长1.0%。分品种看,薯类增长21.7%,豆类增长8.5%。牧业年度肉牛存栏220万头,比上年增长3.8%;肉羊存栏1100万只,增长3.6%。

  工业生产稳中向好。全年全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6%。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0.9%,股份制企业增长3.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32.7%。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0.3%,制造业增长17.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2.0%。分产品看,十种有色金属比上年增长1.4倍,铅金属含量增长84.5%,鲜冷藏肉增长67.8%,铁合金增长45.1%,铁矿石成品矿增长24.5%。

  服务业占比提高。全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35.3%,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其中,住宿和餐饮业比上年增长19.3%,交通运输业增长9.5%,批发和零售业增长8.2%,金融业增长7.2%。1—11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86.96亿元,同比下降3.5%,降幅较1-10月收窄2个百分点。其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物业管理,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55.8%、16.4%、19.5%。

  二、需求侧不断升温,投资与消费稳健上行

  固定资产投资高位增长。全年全盟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15.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9.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5.4%,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6.2%。分领域看,制造业投资增长54.1%,基础设施投资增长6.8%,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1%。社会领域投资增长56.5%,其中,教育增长17.6%,卫生和社会工作增长153.9%。全盟商品房销售面积81.6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5.6%;商品房销售额37.7亿元,增长37.0%。

  市场销售加快恢复。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6.68亿元,比上年增长4.7%。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89.01亿元,增长4.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7.67亿元,增长5.6%。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188.14亿元,增长3.4%;餐饮收入28.54亿元,增长14.5%。限额以上单位日用品类和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62.8%和37.7%。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和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41.5%、8.2%和6.0%。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0.16亿元,比上年增长69.1%。

  三、经济发展质效齐升,三大主体收入均实现增长

  工业企业盈利能力增强。1-11月份,全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63.7亿元,同比增长8.4%;实现利润总额159.1亿元,同比增长14.4%;营业收入利润率为16.5%,较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全年全盟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7.79亿元,比上年增长18.0%。其中,税收收入89.48亿元,增长27.2%;非税收入38.31亿元,增长1.1%。非税收入占比为30.0%,比上年下降5.0个百分点,质量明显提升。

  居民收入稳步上升。全年全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502元,比上年增长5.4%。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825元,增长5.1%;农村牧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67元,增长6.9%,快于城镇居民收入1.8个百分点。城乡收入比值为2.05,较上年缩小0.03。

  四、经济活跃度明显提高,市场活力有效释放

  先行指标持续向好。全社会用电量达到181.0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5.6%。其中,工业用电量增长27.2 %。公路客、货运周转量分别为2.96亿人公里和64.08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45倍和9.3%。年末,全盟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313.72亿元,比上年增长9.6%;贷款余额1278.45亿元,比上年增长16.9%。

  市场主体规模扩大。年末全盟法人单位数达到3.39万户,比上年增长24.6%。其中,农林牧渔业法人单位增长19.7%,工业法人单位增长17.2%,建筑业单位增长36.8%,服务业法人单位增长25.6%。

  居民消费水平大幅提升。全年全盟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2915元,比上年增长21.3%。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6927元,增长16.3%;农村牧区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3165元,增长25.3%。

  总体来看,全盟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但也要看到,保持经济稳定较快增长的基础仍需巩固,经济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下阶段,全盟上下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围绕稳增长、稳就业、防风险采取有力有效政策举措,狠抓工作落细落地落实,对标对表补短板强弱项,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感谢郭峰先生的发布。

  下面进行记者提问环节,提问前请先报所在媒体名称。

  问题一:请具体谈一谈我盟2023年经济运行表现如何,呈现哪些亮点?

  请郭峰先生回答记者提问。

  谢谢您的提问。总体来看,2023年我盟经济运行可以用“好、稳、优”三个字来概括。

  从发展目标的完成情况来看,展现出“好”的成绩。其中,生产总值增长6%,完成了年初的工作目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2%,高于年初目标5.2个百分点;全体居民收入增长5.4%,与经济实现同步增长。

  从主要指标的年内走势来看,呈现出“稳”的态势。其中,生产总值增速呈现“低开高走”态势,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分别增长3.0%、5.8%和5.6%,全年增长6%;规上工业增加值呈现“稳步回升”态势,由一季度的同比增长1.0%提高至全年的4.6%,月均提高0.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呈“高开稳走”态势,年内始终稳定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快速增长。

  从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来看,表现出“优”的变化。三大主体收入均实现了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4.4%,税收入增长27.2%,居民收入增长5.4%。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同比提高2.7个百分点,“清洁能源发电+风机装备制造”产业链条连续两年产值超百亿,同比增长1.2%;金融业、信息软件业、科学技术服务业和居民服务业等新兴服务业分别增长7.2%、7.1%、9.7%和13.2%,均快于第三产业增速。

  总体来看,全盟经济持续向好的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特别是去年10月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给我盟带来了重大政策利好和发展机遇,只要全盟上下坚持发展不动摇,勠力同心,感恩奋进,一定能够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步伐,为全区“闯新路、进中游”贡献力量。

  好,请下一位记者提问。

  问题二:如何评价2023年全盟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哪些因素带动了我盟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请陈昕女士回答。

  2023年以来,全盟各地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聚焦落实“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多渠道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各方积极因素合力推动下,锡盟经济形势向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

  一是居民收入实现稳定增长。2023年全盟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502元,同比增长5.4%,总量居全区第6位,增速居全区第5位,分别比全国和全区平均水平高2372元和1284元。分城乡看,全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825元,同比增长5.1%,总量居全区第6位,增速居全区第5位;农牧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67元,同比增长6.9%,总量居全区第7位,增速居全区第8位。

  二是工资性收入和经营净收入增长是居民增收的基础保障。

  1.工资性收入仍是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支撑。2023年,全盟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持续壮大,服务业较快恢复,稳就业政策加速落实,为居民增收创造有利条件。全体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0132元,同比增长5.0%。

  2.经营净收入增长较快。全盟持续深化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积极落实肉羊出栏补贴政策,降低牧民成本压力。启动新一轮肉羊天气指数保险试点工作,切实发挥肉羊保险保障经济、服务民生、稳定社会的功能,助推农牧民稳定增收。受交通出行、住宿餐饮、批发零售等行业经营形势恢复带动,在多种有利因素推动下,全体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11689元,同比增长6.6%。

  3.转移净收入平稳增长。全盟不断完善社保制度体系,各级补贴及时发放到位,社会保障兜底作用进一步发挥,惠农惠牧政策成效显著。全体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7083元,同比增长5.2%。

  4.财产净收入小幅增长。全体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1598元,同比增长3.2%。

  三是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2023年,全盟农村牧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比城镇居民高1.8个百分点,城乡收入比由上年的2.08:1缩小至2.05:1。

  四是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点各有特色。城镇居民增收主要依靠工资性收入和经营净收入拉动。全盟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8411元,同比增长5.0%,占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为58.2%,拉动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2.9个百分点;人均经营净收入10140元,同比增长6.5%,占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为20.8%,拉动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个百分点。农牧区居民增收主要依靠经营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拉动。全盟农牧区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14785元,同比增长6.7%,占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为62.0%,拉动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2个百分点;人均转移净收入4752元,同比增长8.5%,占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为19.9%,拉动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7个百分点。

  感谢发布人,感谢各位记者朋友们,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大家!